中老情“移位膏”癌症的克星
陈奇掌握了“悬诊”技能后,并没有因此而陶醉,而是又确定了新的奋斗目标:研究能治大病的妙方奇药!
说到能治大病的妙方奇药,陈奇首先想到了黄元御,想到了他那能为乾隆皇帝治好肺部大病的“挪位膏”……
黄元御是清代名医,一代宗师,与陈奇同村。据《清史稿》记载,他30岁那年因庸医误治左目失明,从此弃文从医,发奋岐黄,著书13种,约200万字,终有大成。1750年11月(乾隆十五年),乾隆49岁时患恶疾大疮(肺癌),太医医治无效。黄元御经人推荐入宫为乾隆帝诊治,外敷“挪位膏”将大疮移到后背表皮而治愈。乾隆帝命他入太医院为御医,亲书御匾“妙悟歧黄”,悬于太医院门首。他晚年返乡行医,深受民众拥戴,至今当地民间仍流传着“挪、挪、挪,翻江倒海挪大背(肿瘤)”的谚语。
促使陈奇下决心研究治大病妙方奇药的还有那耳闻目睹的严酷现实:癌症已成为当今危害人类的第一杀手,而且正以每年700万新患者的数量激增;而西医治疗癌症的方法除了开刀就是放疗化疗,大量癌症患者被不当疗法“治死”!
1998年,陈奇转业回到昌邑,他谢绝了政府在县城的安置,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黄家辛戈村遍访黄元御的后人。可惜的是,一代宗师黄元御的后人已不再从医,有的还被疾病所累。陈奇运用岐黄术为黄元御的数个后人治好了心脏等疾病,感动得他们向他献出了6册黄元御的药方,并腾出黄元御当年居住的宅院让陈奇从事医药研究。
面对着黄元御故居堂屋悬挂的“妙悟岐黄”的匾额,陈奇发下了继承发扬祖国传统医学文化的宏誓。
他把自己关在黄元御的故居,对黄元御等医学大师的著作一一精心研读,从中寻找“挪位膏”何以能“内病外治”的答案,终于弄明白了《黄帝内经》关于“不出瞑眩,大病难愈”的深刻内涵:“大病”指癌症,“瞑眩”是指痒、肿、浓、水、痛等病理反应;“出”是指治疗癌症应外敷药膏,由内到外移出。当皮肤出现了痒、肿、浓、水、痛等现象,病情就好了。古人的智慧使陈奇心头豁然开朗:人体皮肤原来是排出癌毒的“绿色”通道!
治疗癌症的大路子找到了,可是“挪位膏”的配方呢?陈奇把能找来的黄元御的药方逐一仔细研究,均未发现其踪迹。陈奇早在部队治病期间,他的妈妈曾向黄元御的后人跪求为儿子治病的药方,得到一包大约在民国时期配好的草药,但无论当时还是后来验证那并不是“挪位膏”。
陈奇在苦寻“挪位膏”药方无果之后转变了思路:采用笨办法对成百上千种中药的药性和功能逐个研究,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对具有消炎、排毒、止痛的中药重点研究。
为了寻找一个科学合理的配方,陈奇废寝忘食、如痴如迷,就连晚上做梦也是在向黄元御宗师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