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御爱好者
帖子数 : 177 注册日期 : 14-06-19
| 主题: 【转】课堂思维训练使用黄元御的一气周流 感觉到同学老师的压力啊 周五 六月 27, 2014 3:31 pm | |
| [要查看本链接请先注册并登录] 今天[要查看本链接请先注册并登录]内科临床思维训练课 让我们自己按着病例辩证处方 唉 自己偷偷的脱离大众 用不纯熟的理解去尝试着辩证 结果大家很是诧异自己没讲好 讲清楚 辜负了 黄师啊。。。。中医难就难在辩证。好的中医应该是只有没见过的病,没有辨不出的证。不是我轻视黄元御,中医很多种辩证方法,他的方法不一定能适用于每个病人。不过是他的方法有自己的独到之出罢了,可为参考。所以说中医不只是一门医学,还可以提升到哲学的高度,才能拨开云雾,辨清主证。希望能和您共同提高!是因为讲出来的方式不是按照教科书的方式来的 参入了五行 左升右降之后 在课堂上阐述自己的辩证 下药 然后全班同学没听过这种辩证方法 然后开的药 有一点点不跟他们一样 觉得大家多诧异的 最开始的时候 笑了一片 不过还好 我自信没受打击的 主要是觉得自己没阐述得很到位 还有待提高 呵呵 最后老师同学 也没怎么说 就是喊我还是回归学校的教材 按照套路来比较好 但是我觉得现在的中医院校的教育真的有待考虑 还是自学的比较好 个人觉得 把教科书的知识 辅助进来 悲惨的是 我还是中西医结合专业 比较有压力我也是学校出身的,但两年多来我都是照自己的步调在看书学习中医,上课时也是在看自己的书,我的感想是学校的东西确实不好用于临床疗效不佳。1. 学校所编的教材是各科由不同的“专家”所编成的,没有像黄师一样一以贯之‚或像张锡纯一样的系统教材,例如:中医内科学课本里面看似完整并不时穿插西医的观念在里面更分各种证型,其实根本对临床帮助不大,分的证型模式太过简陋,有些病人来很可能有超过两到三个证型的病症这时候你要归入哪一个证型,根本没有一个能贯穿说明病因病机的模式,于是便形成了结合两三个证型而开出的“合方”,也许也是有效,但我认为始终不是最佳一着(也许有人不认同这说法)。不时更加入辨病的观念,我不是说辨病不需要,而是太早就接触辨病的模式会让初学者陷入巢臼,比如:胸痹就一定对应心脏疾病,肺结核就一定是阴虚,肠痈就一定是盲肠炎吗?2. 我学习黄师理论不超过一年,由于这边学习黄师理论的人较少,很多人都批评应从阴阳着手不应讲五行,其实他们根本连碰都没碰,谁说讲五行里就没谈阴阳更何况黄师书中很多观念都跟我所学习的脉法相通(都是谈气机升降的问题),所以我很羡慕北京的同学能有很多学习黄师理论的管道,我只能从论坛中的讲座学习。3. 此外,我学习的方向也是从任启松老师的建议,先从经方着手再旁及郑钦安及黄师的理论(因二者也精通经方)很容易就上手),像我就慢慢学再结合一下临床慢慢深入体悟,尽量先不掺入西医的观念,先精熟自己的辨证能力。3. 还有学习中医就像学围棋和书法一样,都是先临摹,再对奕,没有人有把握从不输棋,临摹难免有四不像的时候,随时间拉长丰富自己的临床就会有属于自己的棋风。 学校是这样,社会上更不行。今天我的一位哥们文化较高,他总是认为Vc能治感冒,Vc能增强抵抗力,肯定是好东西,那么Vc银翘片对他的感冒就非常好,唉!阴阳、辩证对他来说是多余的,西医的理念他是根深蒂固的,他认为西医的理念是绝对科学规范的,要不然会有那么多专家在研究,那么多人相信西医应用西医?看来中医之路注定是条艰难之路。吾将上下而求索,哪怕是对中医事业有一点点贡献。中医的核心是动员人的主动性的,用简单的方法持之以恒;所以往往让人觉得不值钱;西医的核心是动员人依赖的,用复杂的方法器具;所以迎合了大众不劳而获,贪图的心理,往往让人觉得很费钱;大道至简,不同的方法论。殊途同归。 | |
|